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菲佛光人聽聞佛法 精進求知中觀思想
2021-07-12
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學佛修行中的法門有種種方法和觀念,到底中觀思想是什麼?我們知道多少?7月11日晚上8時,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「佛光菲揚菲聽不可」講座,請來復旦大學哲學博士、佛光大學教師覺冠法師分享研究專長之一中觀思想,讓百餘位的佛光人對同一個事物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。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帶領諸位法師一起參與了這場難得的空中課程!
中觀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行,其思想起源於《雜阿含經》,即八正道中的正見。覺冠法師告訴大家,對於同一個事物,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,一是事物顯現出來的「相」,二是隱而不顯的「性」。它們不是分離的兩種存在,而是一體的兩面。
接著,覺冠法師用「手」的相,通過三個問題來告訴我們一切事物並不是有真實、固定不變存在的本質。當站在世俗諦層次,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接受世俗的一切,而不做任何分析。因為當開始分析世俗的現象,最後就會得到勝義諦的結果。當我們接觸到每一件事物,直覺就認為它們是真實就這樣存在著,並且會針對它的「相」,自動形成諸如大小、美醜、好壞等等二元的判斷。其實,所有世間的相都是和合出來的,我們時常被困在虛幻的空間或被固定的特徵給限制住了,事物的真實面目並非如此。所以只要是二元對立,就不是般若的見地,它是凡夫的「顛倒見」,不是聖者的「實相見」;「不二」才是「實相」,才是絕對真理的展現。
最後,覺冠法師還從佛陀的本懷「以出世的精神,做入世的事業」告訴大家,其實佛陀是依據弟子所能領悟的根據來進行說法教導,有時候從相對見地的觀點開示「事物的顯現」;有時候從絕對見地的觀點開示「事物的本質」。所以,我們不要只是執著在二元定律上。
覺冠法師強調,中觀思想比較抽象和深長的學習,本次在空中跟大家分享只是一個開頭,今後如有法緣需要有連續的學習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觀思想,住持妙淨法師表示,菲律賓佛光山的信徒都拭目以待。
中觀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行,其思想起源於《雜阿含經》,即八正道中的正見。覺冠法師告訴大家,對於同一個事物,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,一是事物顯現出來的「相」,二是隱而不顯的「性」。它們不是分離的兩種存在,而是一體的兩面。
接著,覺冠法師用「手」的相,通過三個問題來告訴我們一切事物並不是有真實、固定不變存在的本質。當站在世俗諦層次,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接受世俗的一切,而不做任何分析。因為當開始分析世俗的現象,最後就會得到勝義諦的結果。當我們接觸到每一件事物,直覺就認為它們是真實就這樣存在著,並且會針對它的「相」,自動形成諸如大小、美醜、好壞等等二元的判斷。其實,所有世間的相都是和合出來的,我們時常被困在虛幻的空間或被固定的特徵給限制住了,事物的真實面目並非如此。所以只要是二元對立,就不是般若的見地,它是凡夫的「顛倒見」,不是聖者的「實相見」;「不二」才是「實相」,才是絕對真理的展現。
最後,覺冠法師還從佛陀的本懷「以出世的精神,做入世的事業」告訴大家,其實佛陀是依據弟子所能領悟的根據來進行說法教導,有時候從相對見地的觀點開示「事物的顯現」;有時候從絕對見地的觀點開示「事物的本質」。所以,我們不要只是執著在二元定律上。
覺冠法師強調,中觀思想比較抽象和深長的學習,本次在空中跟大家分享只是一個開頭,今後如有法緣需要有連續的學習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觀思想,住持妙淨法師表示,菲律賓佛光山的信徒都拭目以待。
最新消息
相
關
消
息